Wednesday, December 23, 2009

自行包办伙食

在纽西兰,要在外头吃一餐是很贵的,最便宜说都要纽币七元,在很多洋人国家都是这样吧。因此,我开始下厨了,自行买材料煮食能省好多钱。嗯,以往从未真正下厨的我,籍此机会学习一下。但,只做一人份,所以都做些简单的菜,能填饱肚子就好了,况且我这人最怕麻烦。
去Pak’N Save超市,挑了最便宜的、存货过多的菜:$1.30-半粒金瓜和$0.98花椰菜和一些调味品。就这么的,我准备回家烹调我的“金花饭”。

将锅里的油弄热,在将洗好了的米粒和切好的金瓜块放入锅里炒,放一点点的调味料和水,好了后,再加水,将全部东西放入饭锅内开电煲。至于那花椰菜,我喜欢在饭煲到一半的时候才放进去,因为花椰菜很快熟的。
哪,这就是我的杰作了,这盒是我带去蓝莓园干活的便当,右边的也是我常做的面包煎蛋。

啊,自己做的菜,吃得特别津津有味。

当金瓜的味道和米饭粒融合,当饭粒呈现金黄的色泽,当味蕾尝出花椰菜的香味……啊,我吃到有幸福的感觉。哈哈哈! 我们亚洲人毕竟是饭桶,意大利面之类的东西偶尔尝尝就好,还是吃饭皇帝大。
顺带一提,这$1.30和$0.98的金瓜和花椰菜,够我煮至少三餐啊!看,是不是省很多?
但我这做法,同住的都说很奇怪,“怎么你们马来西亚人都炒生米后才煲啊?什么菜都放进饭煲的。”“呵呵,没有啦,是我自创的懒人烹饪法,单身女子,讨好自己的味蕾就行了嘛!”
其实,到现在,有点想念马来西亚的美食。有一天,我想念起nasi lemak,那怎么办呢? 哈哈,我心生一计,用牛奶代替椰浆煲饭,没想到,味道很可口呢,而且这是很健康的。
我很嗜辣的....那天和一位洋人女子吃印度料理,她是练瑜加的,我们聊啊,她边吃边说,"嗯...其实辣椒是对身体血液循环很好的...". 啊!我心想,这是辣吗?我还以为是甜酱 ....-_-

在Hastings的住处

纽西兰一般的住所都很阔啊,单层楼的,国家土地大嘛。我住的地方,还有种了花和蔬菜的院子呢,还有一个弹床,这弹床嘛,几乎家家户户都有,奇怪。










有一天傍晚,我坐在庭园里看天空,啊,发现这晚霞把天空映照得好美。夕阳无限好,只是思故人。

语言这回事. 记一对有趣的中国夫妇

来到一个新地方,学习当地语言以融入当地社群是必要的吧。可是,在纽西兰,我遇到一对中国夫妇,完全不谙ABC的,却得以在这找活,也住了六年。要是在唐人街或是华裔人士很多的地方如奥克兰,那倒还可以,但要是在以洋人为主的地方,你不谙英语,那恐怕有点困难了。

刚来到Hastings,租了一间房子,每周租金是纽币80元。同住的,包括那位同样来自马来西亚的朋友、祖籍中国广州的屋主和其母亲,还有一对来自中国东北的高先生夫妇。刚开始的时候,看他们和屋主母亲,一方说普通话,一方说粤语,我不禁莞尔。我那时候总心想:自己最versatile的了,粤语、普通话我都行,随时更换语言。不过,他们都沟通得来嘛,我说我很佩服他们,高大婶就说,“呵呵,还可以的,可是你不知道,有时候得写在纸上给对方看呢。”

嗯。这还不算什么吧。有趣的是,这对可爱的中国夫妇虽然连ABC都还没完全掌握,在这里却挺又办法的。为了干活挣钱,什么办法都能想出来啦。他们曾经入住过洋人和毛利人的家,也一直替洋人老板打工,要和这些人沟通,尤其是关系到重要事件时,怎么办呢?

“啊,我们那时候啊,初来到这里,没认识多少个通双语的朋友给我们当翻译,洋人跟我们说话,就让他用我们手机写下讯息再发短讯给我儿子作翻译唄。”

“你儿子?在哪啊?”我问。

“在中国啊!”

“什么!?”我惊叹。

“是啊,我们不会说,就发短讯给儿子,儿子翻译后就再传送英语简讯给我们,我们再给那洋人看,这是没办法中的办法,到我们这年纪,学起英语可费劲了。反正也没事,发一则短讯至中国才两毛钱。”

哈哈,这也行啊。更好笑的是,他们以前在Countdown超市那铺满各类通告的notice board,想找房子租,可是看不懂哪张通告是关于有房出租的,就想身旁的洋人老太太求救了。怎么个求救法呢? 头向右歪一边,双手合掌,放在头右手边,再闭上双眼作出睡觉状,bingo!那老太太一看就明白了,“Oh! You need a place to sleep.”就这么的,他们找到住宿。

高先生看到隔壁家的枇杷树果实累累了,想要求隔壁邻居让他们采一采那些果子回去,怎么开口呢?手一指树上熟透了的黄色果子,再指向自己,头一直点,洋人邻居就明白了,转身拿梯子给他采。


所以说把,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可以是这么简单。




哎呀,高先生,坐那么远,我怎么拍啊?

Saturday, December 5, 2009

My Backpackers


这里有自己的本土英语,我们都称背包客栈为backpackers,很贴切直接的名称吧。

我从12月1号刚抵达纽西兰时就一直住在现在这位于Wellesley Street的backpakcers,下次回来也会住这里,一是因为其住宿费比较便宜,再来接待员都很友善,很helpful地为我提供资料,我办任何有关工作事宜的手续时,都放这里的地址,我离开后,他们也会替我收着,直到我过来领。

刚住第二天的时候,几乎要搬去其他YHA或BBH的backpackers的,想到要善用自己身为YHA和BBH会员持有的优惠嘛,但YHA廉价dorm客满了,BBH离市区较远。更重要的一点是,即使有会员的优惠享有打折,还是不比现在这backpackers便宜。还有一点很巧合,也似乎注定我和这家backpackers有缘的是,我那天知道我来纽西兰之前认识的朋友仪熙原来在这里工作!算是同一栋楼内,她在九楼,太惊喜了。在这里,要谢谢仪熙的款待。我会再来奥克兰找你的。

只是我看,现在住的这backpackers比较少有亚裔的背包客吧,像和我同房的都是阿根廷和智利的女孩,曾经也有法国女孩和德国女孩入住过我这间房。大家都操不同的语言,阿根廷和智利的说西班牙语。有个和我同年的阿根廷女孩教了我说几句简单的问候语。Hello,在西班牙语是念“Chow”,“咦?那很像法国人说的Ciao哩”,我如是问到。她解释说,法国人Hi,bye都说Ciao,不同。挺有趣的。

这阿根廷女孩很漂亮,身材也好极了。和她一起前来的有两个伴,可是她告诉我,那两位原本都不算是她的buddy那种,只是恰好大家要出国,就一起作个伴吧。刚来纽西兰,她难以适应。她不知道自己会在这呆多久,她说或许她该离开奥克兰到别处看看,说不定那时才会喜欢上这里。她说其实她想去countryside,沙滩之类的,我说我想去farm啊。我赞她漂亮,她即刻报已微笑言谢,此刻我突然很欣赏她这种坦荡不扭捏的气度,我想,以咱们中国人,一般被别人赞美,我们都很不好意思地说什么“没有啦…哪有?你才是哩..你别乱说啦。”也许,这是我们含蓄的传统特性? 傍晚,我逛完回来休息,也看到她刚回来,房间只有我和她,她说她得睡一会,晚上才能出去玩玩,邀请我和她一起去disco。嗯,我现在脑子想着的是明天去Hastings的事宜,下次才去见识一下吧。

对了,明天要南下去Hastings了。
八张床的房间,我和其他七个女孩的"香闺",哈哈。

为地球请愿之游行+演唱会

我有幸参与了这次的游行。在这风和日丽的中午,往返街道的车流没了,只见这据说有5千人参与的Planet A游行。大伙浩浩荡荡地从喷泉处出发,一直走到Myers Park。

当局举办这活动主要目的是集合众人的意愿,把保护地球的声音传达给即将在哥本哈根参与气候峰会的各国领袖,要挑战这些在环境保护上多说却做得不够,操纵整个世界经济动脉的工业大国领导人,并给予代表纽西兰出席的Prime Minister John Key支持,让他说出纽西兰人的心愿。主办单位包括Greenpeace,WWF,还有一些本土的绿色组织。





一路上,大家不断呼喊口号,
“One Planet! One Choice!”
“We have Planet A!”
“Reduce 40%! When do you want it? Now!!”
为什么叫Planet A游行呢? 这主要宣扬我们只有一个地球,only planet A, there is no planet B,那么,请爱护这唯一的地球,人类一直以来的家园。

UNITE组织的代表。
啊,小姐,借我自行车踩好吗? :P
游行队伍举出的牌子挺有创意的,设计者自由发挥。
(下图): 看,小孩也参与盛举,出一份绵力。






好了,游行到终点了,大家的欢呼声此起彼落。接着一起走下这小山玻,yeah! It’s party time – concert!



周末嘛,就尽情放松,有些人带草席来,当下来个野餐。看上图银幕,我相信这演唱会的host在纽西兰是很出名的,他很搞笑,主持风格很受落,又会变不同的声音,模仿直升机飞行的声音、恐龙叫、喇叭声等,一人声演多个角色,逗得大家乐开怀。他还妙想天开地说,“为了减少废气排放,地球人别开车了,以后大家都骑马吧…嗯,那么小孩骑狗啊,噢,婴儿呢……就坐在猫上面吧。要飞去澳洲墨尔本,靠flying fox 啊!”




这是第一个出场的band,要是仔细听听他们唱的歌词,不难发现都是透露绿色革命的讯息。后面出场的Rock n Roll乐队,是的,请站起来尽情和演唱者一起舞动摇摆。












毛利族的表演,他们睁大眼睛,字字句句锵锵有力,引领着众人做同样的动作,说一些毛利语的口号。呵呵,大伙都很配合,虽然有些人觉得那样做很滑稽。
这演唱会是同步在电台942播出的,也会有电视录影,甚至在世界其他电视台播出。那我会不会不小心上电视啊?哎呀,人家会不好意思的。
好,你也支持这次的爱护地球行动吧,请浏览signon.org.nz/planet-a
呼吁,在2020年之前,减少40%的废气排放。

Friday, December 4, 2009

太阳出来了



今天起得早,清晨六点多久出门去Intercity巴士站,太早了,office还没开呢,七点才开。好吧,先四处走走。周末清晨的街道很安静,没什么车辆,路人也不多。今天难得没下雨呢,阳光洒遍了整个城市,太好了。昨天就冷得要命,又下雨地,我宁可不出远门。那今天,好好享受这温和的阳光吧。

走着走着,一直都看到有资源回收的卡车经过,先是回收纸张的,然后也看到回收玻璃的。再看看这城市的垃圾桶,有一些都标明着,“please reduce, reuse, recycle before you throw it!”嗯,爱护环境。

七点了,去到巴士站买今天下午去Hastings的票,车资是NZD$59,啊,好贵! 但我做过调查,乘这Intercity Coach是最便宜了的,而且NZD$59是有打折的价格。或许Auckland 去Hastings路途遥远吧,车程耗时7小时半啊。
后来回到我住的backpackers,要check out时,接待员看我穿着Global Warming的T-shirt,对我说:“Oh there’s a concert this afternoon to voice out for global climate change, are you going? You’re wearing the right t-shirt! ”啊!什么concert啊,我怎么没听说过。当下我决定明天才去Hastings了,谢谢接待员,不然恐怕我会错过的。是啊,我一直很向往去看看那种露天演唱会,而且这个还是免费的呢,又是为主张保护环境的。话说回来,今天那么巧合身穿我在泰国买的Global Warming T-shirt, 还有刚才一直若有所思看着那些资源回收和垃圾桶,莫非真有吸引力大法?心想什么,就引来什么,呵呵。 还有,今天的奥克兰难得有阳光,没下雨,老天爷多为这露天演唱会着想啊,那我要是不捧场,那还像话吗?

我赶紧到Intercity巴士站换票,票上说明更改行程可能得缴付多一点。我那时心想:算了,要是真的如此,就当时缴付演唱会的入门票好了。结果呢,是不必承担extra charge的,太好了! 我开开心心地回我的backpackers。那,我明天才去Hastings咯。
"Your chance to show your support for a good outcome at the Copenhagen climate talks."
"Special performances from Keisha Castle-Hughes, Lucy Lawless and other climate ambassadors."
"Be part of a massive haka to challenge world leaders at Copenhagen"

Central Auckland



圣诞节的跫音到了。在奥克兰市中心,不难发现商场和街道都有圣诞装璜和布置了。听那以童音唱出的圣诞歌曲,我也开始享受这里的节日气氛。但应该不会在奥克兰过圣诞。
(左图): 我想这是奥克兰最高的建筑物了: Skytower, 附近有赌场,高级饭店,餐厅,购物商场,Intercity Bus Terminal等等。要不要玩玩Skyjump? 从最高楼跳下来,呵呵。我可没这胆量。看到这Skytower, 我想到了吉隆玻塔。

(下图): 市中心的一个bungy jump。每次经过都没看到有人在玩。

Thursday, December 3, 2009

友善、喜欢寒喧的Kiwi

初来到纽西兰,我对这里的第一印象是人很友好,和你说话的时候,总会和你寒喧一番。记得刚抵达奥克兰机场,连那检查我护照和签证的海关人员开口就问,"How are you today?",而且给人的感觉不是那种例行式地问候,是那种带有亲切感的,过后查看我的工作假期签证的时候,也问问,“你第一次来吗?”,我说“是的”,他应一句“Cool!”,再问我,“在这里有没有朋友?”走过新加坡海关无数次的我,在这里竟有如此待遇,真让我感到惊喜。

接着,在机场准备乘搭Airbus往奥克兰市中心的时候,有个工作人员为我们这些乘客服务,帮我从machine里按出车票。眼看巴士就在我眼前了,她看我慌慌张张地拿出放在红包的纽币出来,叫我“take your time”,看见我那红包,很赞叹地说,”oh you have a pretty envelope!”,我有点尴尬地笑。哈哈, 我还真是的,怎么会把钱放在红包呢? 收拾行李的时候,只是随手放进红包啦。

这Airbus是从机场通往市中心最省钱的方法,每15分钟有一趟,单程车资是NZD$16,而我有YHA会员卡,就有折扣,付NZD$14而已。从机场到奥克兰市中心,司机还充当讲述员,欢迎游客们来到纽西兰,告诉游客们奥克兰的主要景点,还有主要的公车服务。刚开始我还以为司机的讲述是播音的、预先录制的,我心想,一个司机怎能身兼多职啊? 后来发现说得那么随性的,确定是司机先生说的。下车时,游客们还向司机先生喊"Thank you!"

以往在新加玻,我总觉得当巴士司机是很不讨好的工作,日复一日地根据预定行程在行驶:到站,停,乘客上车,继续驾,所以有些司机都不怎么友好,样子看起来闷闷地,这我可以理解,每天机械式地驾车,不闷才怪。而在马来西亚,有些巴士司机很不耐烦的,要开跑了,粗鲁地喊人们上车。现在在纽西兰,我才发现,原来当巴士司机的,还可以工作得如此有满足感,可以从他们脸上看出他们认同自己的工作。

那天需要从奥克兰过桥去到Takapuna那儿的Inland Revenue Main Office办税号(有这税号才可以在纽西兰工作)。我第一次到Takapuna,不知道第几站得下车,问司机先生啊,他告诉我第二站就好下车了。一路上,我再问问坐我前面的老人,他和蔼地说,“Well, I am not so sure, but I think it’s somewhere around that area”,然后再和我闲聊一番。虽然我不完全听懂他说什么,我一直微笑点头,“yeah,yeah..”,他也继续说他的,都在微笑着。差不多要到Takapuna的时候,老人边聊边提醒我,而那司机先生停车了,转头向我喊Inland Revenue。啊,太感动了,司机先生,你知道我这乘客是懵懵懂懂的,所以给我指点,这种情形,在新马哪会有,司机受塞车所烦,懒得理你呢。

啊,我就这么来到纽西兰,去过其他国家旅行,但来到白人国家,还是第一次,而且还会在这里待那么久。当初一下机的时候,看看周围的人,感觉就很不一样了,都是白人,想想我现在是外国人啊。我会一直想听听他们英语的腔调,和欧美人的有何不同,发现这里人尾音很重。

“Have a nice dayyy!”
“Thanks, mate!”
“Here you go!”
“Hey ya~”
“How are ya today?”
“Are you okay?”
“Do you need help?”

Have you ever seen the rain



是巧合吧,上机的前一晚,我在听着这首英文经典歌曲。11月30日晚上,飞机起飞前,天空下着雨,看着外头的机舱工作人员穿着雨衣移动乘客的行李入飞机。

抵达奥克兰后,这里也一直下雨,白天的时候雨绵绵地下不停,出门的时候都得带伞。但这里的雨不同,不是暴风雨那一种,没有闪电打雷的,因为雨不大,所以即使是下雨,街上还是有人群。

我在奥克兰市中心走着、走着,路过一间Bar,播着Have you ever seen the rain。隔天,我经过另一间bar,也在播着这首歌,当下的我直呼巧合!其实在心情有点down的时候,突然听到这首歌,人就像是被雨水洗涤一番,凉凉的。我不禁停驻在这家bar,听完这首歌。

啊,在他国,竟然有这闲情逸致在雨中漫步。